BG53系列輥壓網帶式薄木干燥機產品性能特點及技術指標
一個多世紀以來,膠合板干燥行業的傳統設備都是利用上下兩副網帶夾持薄木單板,以平直的運行軌跡通過干燥室,以降低被干燥單板的含水率,獲得理想的終含水率。隨著干燥過程中含水率的降低,被干燥單板產生收縮并翹曲。上網帶僅以自重覆蓋在被干燥單板上,不足以對單板產生壓平效應。所以,傳統設備的干燥技術僅僅能達到終含水率的要求,而對被干燥單板的平整度和內部應力的消除,基本是無效的。一般用干燥后再以重物靜壓數小時或數天的方法進行部分彌補,生產效率低下且質量不能保證。同時,被干燥薄木片開裂、破損也是常見且量大的損耗問題,致使生產成本高企。
新型輥壓網帶式薄木干燥機以技術手段保證被干燥薄木單板干燥后的平整,消除內部應力,大幅度減少被干燥薄木單板開裂、破損現象。
本機型設計的精妙之處在于,干燥室內設置了8~16根直徑達1200毫米的大熨平輥,以及使用了精密編織的小節距不銹鋼網帶,網帶與薄木單板的接觸平面接近于整張鋼板的效果。被張緊的上下網帶纏繞于交錯布置的大熨平輥上,以正弦曲線的軌跡運行,交替變化為外圈和內圈。作內外圈圓周運行的上下網帶,由于旋轉半徑的差異,產生線速度的相對差,利用這一速度差,對夾持在上下網帶中間的被干燥薄木單板作反復數次的柔性熨平(正反彎曲、延展和壓平),消除單板內在應力。利用上述原理,使被干燥薄木單板獲得其它干燥工藝不可能達到的平整和去應力的效果。這在歐洲木業干燥設備業界被稱為一個簡單但卻是天才的設計!本公司新型輥壓網帶式薄木干燥機完全汲取了這個天才設計的精髓。
研發之初新型設備的實際使用過程,很快暴露出歐洲機型在適應國內行業多品種生產應用中的不足。由于歐洲機型的熨平輥直徑僅為700毫米(這是全球范圍目前技術能制造的最大直徑的厚壁無縫鋼管),薄木單板在干燥過程中的柔性熨平作業長度和時間都比較短,對微薄木的干燥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對于有一定厚度單板的干燥,其平整度和消除應力的能力卻效果欠理想。為此,必須加大熨平輥直徑以延長薄木單板在干燥過程中的柔性熨平作業長度和時間。
本公司發明的鼠籠式結構的大熨平輥,突破了全球范圍內大直徑厚壁鋼管的供應制約,以結構簡單、自重大幅度減輕、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圓度平衡度完全滿足要求的優越性,獨辟蹊徑地實現了直徑大至1200毫米的熨平輥的制造。大直徑熨平輥的應用,使得產品覆蓋面得以拓展,涵蓋了裝飾薄木和多層實木地板基材干燥的多領域。這是新型BG53系列輥壓網帶式薄木干燥機的應用范圍源于歐洲機型又大于歐洲機型的主要技術創新點。
標準型BG5330B輥壓網帶式薄木干燥機主要規格及技術參數 |
||
工作寬度 |
mm |
2800 |
網帶寬度 |
mm |
3000 |
工作層數 |
1 | |
加熱段長度 |
mm |
(6×2000)=12000 |
冷卻段長度 |
mm |
2×2000=4000 |
自然冷卻段長度 |
mm |
1000 |
網帶速度 |
m/min |
2.5~25 |
電機總容量 |
kw |
92.5 |
其中:傳動主電機 |
kw |
2×7.5=15 |
加熱通風機電機 | kw |
3×11+3×7.5=55.5 |
冷卻風機電機
|
kw |
4×(5.5)=22 |
壓縮空氣壓力 |
Mpa |
0.3~0.5 |
自由狀態壓縮空氣耗量 |
m3/min |
0.8 |
干燥能力 |
m3/min |
2.15 |
最大有效熱耗量 |
萬Kcal/h |
110.0 |
最大總熱耗量 |
萬Kcal/h |
145.0 |
總重量 |
kg |
72500 |
干燥基準: |
||
加熱介質 |
飽和水蒸汽(或導熱油) |
|
飽和水蒸汽壓力 |
Mpa |
0.6 |
工作溫度 |
℃ |
90~150 |
單板容重 |
kg/ m3 |
590(平均) |
單板厚度 |
mm |
0.6~2.5 |
單板初含水率 |
% |
75 |
單板終含水率 |
% |
10±2 |
工作負荷率 |
% |
75 |